拥有医通,健康无忧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医通无忧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药健康该如何站在风口乘风破浪

时间:2021-04-23人气: 作者: 小编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蛰伏十年的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进入爆发期,受疫情影响,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养成了在线购买常用药品、慢病药品的习惯。

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56亿元,预计在2021年,交易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曾经进展缓慢的互联网医疗进入红利期。


根据媒体调查数据显示,经过疫情的洗礼后,受访网民在网上买过医药产品的比例达到84.9%,说明网民已经对网络购药的接受度大幅度提高。

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有条件地开放线上购买处方药等利好政策,将进一步培养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使用习惯。

在4月1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的“未来医疗新生态”分论坛中,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意见推出后,很多医疗机构包括第三方平台都开展了探索。

人们在线购药习惯的养成和政策的扶持,都是促进互联网医药健康发展的催化剂,让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广阔。

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在医药大健康行业领域刚进入蓝海,还远没到红海。

目前是互联网医药健康发展的绝好时期,如何把握机会,乘风破浪,是这个行业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保持疫情培育的信任感

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较其他行业一直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人们很难对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建立信任感。

互联网碰触医药,和服装、日用品等行业不同,人们对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信任基础要求相对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价比才是考量的重点,互联网很容易用高性价比改变人们日常消费品的购物习惯。但是医药行业是注重决策和效果的行业,人们可以在买衣服时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但没有人在看病时会对药品货比三家,医生是权威,药品最重要的是效果,患者会接受权威的意见,在信任感得到保障时,才会考虑价格优势。

医药健康关乎生命,不同于线下诊疗服务可以“望闻问切”,面对面地跟医生交流,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的服务“看不见、摸不着”,导致大多数人难以建立信任感。


早在2018年,国务院及国家卫健委就出台了互联网医疗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允许线上问诊,鼓励处方药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售”,推动“互联网+药品流通”。但即使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有了不少政策利好,还是没有形成大规模发展。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人们使用互联网医药平台的目的中,在线挂号、在线咨询医生占比最大,达到60%,查询检查报告、查询医生资料占25%,在线购药占比不到10%,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很难盈利的原因之一。

一场疫情彻底改变了互联网医药健康的行业现状,疫情期间,医院成了非必要不能前往的场所,人们将目光转移到了线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和习惯的培养,加上国家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人们对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的信任感。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至少有10余家互联网医药平台推出在线问诊服务,调动医生10万余名,超过400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咨询医生。

根据波士顿咨询与国内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大数据分析,疫情后,线上购药的渗透率达到31%,疫情让在线问诊,在线购药,利用线上进行慢病管理的人群增多。


这种来之不易的信任感是促进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要持续巩固和扩大民众的这种信任感需要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将医疗的品质和安全作为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的基石,探索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和方法。

加强隐私保护

疾病是患者的隐私,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也是公众非常关注的。曾经有记者探访暗网,发现有专业产业链售卖患者信息,这些资料极可能成为医疗诈骗和精准营销的核心数据,损害患者利益。

推进互联网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患者信息保护,建立隐私保护机制,形成行业自律,让患者在问诊买药时无后顾之忧。

互联网医药健康多元化发展

疫情以来,互联网医药健康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行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开始往多元化发展,很多老牌的互联网医药健康平台开始从医药交易为主延伸到专科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医疗资讯等领域综合性健康服务。

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走过数十年沉浮,打通行业壁垒,迎来爆发期,在多重医改政策的宏观调控下,逐渐释放千亿级的市场,给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带来巨大机遇,而在这片蓝海中,唯有把握机遇,遵守规则,持续探索出新,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标签: 医药健康